來源: 發(fa)布時間(jian):2021-03-06 編輯:
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(試行第七版)》解讀
2020年3月3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了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(試行第七版)》(以下簡稱“第七版”),現解讀如下。
一、前言
在前言部分,增加“通過采取一系列預防控制和醫療救治措施,我國境內疫情上升的勢頭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,大多數省份疫情緩解,但境外的發病人數則呈上升態勢。”
“隨著對疾病臨床表現、病理認識的深入和診療經驗的積累,為進一步加強對該病的早診早治,提高治愈率,降低病亡率,最大可能避免醫院感染,同時也要注意境外輸入性病例導致的傳播和擴散。”
二、傳播途徑
增加“由于在糞便及尿中可分離到新型冠狀病毒,應注意糞便及尿對環境污染造成氣溶膠或接觸傳播。”
三、增加“病理改變”
按照大體觀、鏡下觀分別對“肺臟、脾臟及肺門淋巴結、心臟和血管、肝臟和膽囊、腎臟、腦組織、腎上腺、食管、胃和腸管等器官”進行描述。以肺臟和免疫系統損害為主。其他臟器因基礎病不同而不同,多為繼發性損害。
四、臨床表現
(一)增加對孕產婦和兒童的臨(lin)床表現描述。
如“孕產(chan)婦臨床過(guo)程(cheng)與同(tong)齡患者接近(jin)。”“部分兒(er)童及(ji)新(xin)生兒(er)病(bing)例癥狀可不典(dian)型,表現(xian)為嘔吐、腹(fu)瀉等消化(hua)道癥狀或僅表現(xian)為精神弱、呼(hu)吸急促。”
(二)病原學檢測。
刪(shan)除“為(wei)提(ti)高(gao)核(he)酸檢(jian)(jian)測陽(yang)性率,建議(yi)盡可(ke)能留取(qu)痰液,實(shi)施氣管(guan)插管(guan)患者采(cai)集下(xia)呼(hu)(hu)吸(xi)道分(fen)泌物”,增加(jia)“采(cai)用RT-PCR或/和NGS方法(fa)”進行核(he)酸檢(jian)(jian)測,同(tong)時強調“檢(jian)(jian)測下(xia)呼(hu)(hu)吸(xi)道標本(痰或氣道抽取(qu)物)更加(jia)準確。”
(三)增加血清學(xue)檢(jian)測。
新型冠狀病毒特異性IgM抗體多在發病3-5天后陽性,IgG抗體滴度恢復期較急性期有4倍及以上增高。
五、診斷標準
(一)對(dui)流行病(bing)(bing)學史中(zhong)的“聚集性(xing)發病(bing)(bing)”做(zuo)出(chu)解釋,即(ji)“2周內在(zai)小范(fan)圍如家庭、辦公室(shi)、學校班級等場所,出(chu)現2例及以上(shang)發熱和/或呼吸道癥(zheng)狀(zhuang)的病(bing)(bing)例。”
(二)臨床表現(xian)中的“淋(lin)巴細(xi)胞計數(shu)減(jian)少”修(xiu)改為“淋(lin)巴細(xi)胞計數(shu)正常或減(jian)少”。
(三)確診病例在原有核酸檢測和測序基礎上增加“血清學檢測”作為依據,即“新型冠狀病毒特異性IgM抗體和IgG陽性”或“新型冠狀病毒特異性IgG抗體由陰性轉為陽性或恢復期較急性期4倍及以上升高”也可確診。
六、臨床分型
仍分為“輕型(xing)、普(pu)通(tong)型(xing)、重型(xing)和危重型(xing)”。
八、增加疑似病例排除標準
疑似病例排除需滿足:連續兩次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陰性(采樣時間至少間隔24小時),且發病7天后新型冠狀病毒特異性抗體IgM和IgG仍為陰性。
九、治療
(一)一般治療中的氧(yang)療措施,增加“有條(tiao)件可采用氫氧(yang)混合吸入(ru)氣(H2/O2 : 66.6%/33.3%)治療。”
(二)抗(kang)病毒治療(liao)。
刪除“洛匹那(nei)韋(wei)/利托那(nei)韋(wei)相關腹瀉、惡心、嘔(ou)吐、肝功(gong)能(neng)損害(hai)等(deng)不良反(fan)(fan)應”,改為“要注(zhu)意上述藥(yao)物的(de)不良反(fan)(fan)應、禁忌癥以及與其(qi)他藥(yao)物的(de)相互作用等(deng)問題。”增加“對孕產(chan)婦患者的(de)治療應考慮(lv)妊(ren)娠周(zhou)數(shu),盡可(ke)能選擇對胎兒影(ying)響較小(xiao)的(de)藥物,以(yi)及是(shi)否(fou)終止妊(ren)娠后(hou)再進行治療的(de)問(wen)題,并知(zhi)情告知(zhi)。”
(三)重(zhong)型、危(wei)重(zhong)型病例的治(zhi)療。
十、“解除隔離標準”改為“出院標準”
(一(yi))出院標(biao)準仍為(wei)4條(tiao),前3條(tiao)沒變。第4條(tiao)增加“痰、鼻(bi)咽拭子等”呼(hu)吸(xi)道標(biao)本核酸檢測連續兩次陰性,采樣時間至少“間隔(ge)1天”,改為(wei)“至少間隔(ge)24小時”。
(二)出院后注意事(shi)項。鑒于有少數出院患者(zhe)出現核酸(suan)檢(jian)測復(fu)檢(jian)陽性(xing)的(de)問題(ti),為加(jia)強對出院患者(zhe)的(de)健(jian)康管(guan)理和隔離,將“應(ying)繼續(xu)進(jin)行14天自我健(jian)康狀況監測”改為“應(ying)繼續(xu)進(jin)行14天的(de)隔離管(guan)理和健(jian)康狀況監測”,同時要求佩戴口罩(zhao),有條件(jian)的(de)居住在通風良好(hao)的(de)單人房(fang)間,減少與家(jia)人的(de)近距(ju)離密切接觸(chu),分(fen)餐(can)飲(yin)食,做好(hao)手衛生,避免外(wai)出活動。
來源:國家(jia)衛生健康(kang)委員會官網
地址:山東省(sheng)荷澤市(shi)中華東路2666號 電(dian)話(hua):0530-7384999 郵箱:[email protected]
Copyright infringement 2014 山東(dong)圣(sheng)鑫醫(yi)藥有限(xian)責任公司 版權所有 魯ICP備5331號-1
技術支持:領航網絡